[金属] [Nobody Home] ~ MT短节目(08-09)

[复制链接]
青鸟jerry 发表于 2008-10-25 2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o3kjeZcML._SL500_AA280_.jpg


2008-2009 赛季有不少选手的选曲都和Pink Floyd结缘,除了法D/S,V/M之外,M/T这赛季的SP音乐来同样自传奇摇滚天团Pink Floyd的"Nobody Home",这首歌收录在该乐队于1979年发行的不朽名盘「The Wall」

joppe 028.jpg

在Pink Floyd的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部分名叫《the wall》。这部创作于1979年,由罗杰沃特斯担纲的史诗般的摇滚乐专辑,一经发行便轰动了世界。这部以自述体形式,混合着多元化主题的概念摇滚歌剧实质上扮演了一个总结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开启二十一世纪摇滚新篇章的重量级角色。它的出现给二十世纪的摇滚音乐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样也预示着充满无限可能的令人遐想的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

作品创作的动机主要源于Pink Floyd的核心人物沃特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与社会性状的哲学思考,所以在《the wall》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语来概括它的主题。专辑以沃特斯的部分人生经历作为创作蓝本,主题紧扣着虚构人物Pink Floyd的人生经历而变化。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作品有着很鲜明的个人色彩。《the wall》中虚构出来的主人翁名叫Pink Floyd,他的人生实际上暗指现实中的沃特斯的真实经历,专辑所要表达的每一个主题无不体现了创作者人生体验中的哲学思考。作品着重表达的几个主题分别是:反对战争与暴力、家庭教育的人性灾难和西方教育制度危机。多元的社会性主题,搭配上沃特斯个人的亲生体验,几十年的音乐素养、情感累积与哲学思考一时间倾巢而出,激发出了乐队史无前例的创作灵感。在多重偶然性的绝妙契合下,诞生了这张让世界乐迷耳目一新的摇滚专辑。所以,我们大可以说Pink Floyd的《the wall》是人类在音乐探索道路上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它不但是摇滚乐皇冠上最夺目的宝石,同时也是人类音乐史星空中最璀璨的明星。



歌词:

I've got a little black book with my poems in.
Got a bag with a toothbrush and a comb in.
When I'm a good dog they sometimes throw me a bone in.
I got elastic bands keeping my shoes on.
Got those swollen hand blues.
Got thirteen channels of shit on the T.V. to choose from.
I've got electric light.
And I've got second sight.
I've got amazing powers of observation.
And that is how I know
When I try to get through
On the telephone to you
There will be nobody home.
I've got the obligatory Hendrix perm.
And the inevitable pinhole burns
All down the front of my favorite satin shirt.
I've got nicotine stains on my fingers.
I've got a silver spoon on a chain.
I've got a grand piano to prop up my mortal remains.
I've got wild staring eyes.
And I've got a strong urge to fly.
But I got nowhere to fly to.
Ooooh, Babe when I pick up the phone
There's still nobody home.
I've got a pair of Gohills boots
And I got fading roots.

我有一本小黑本子
里面记满了诗
我有一个背包,里面装着牙刷和梳子
我表现好时他们就赏我一根骨头
我可以用橡皮筋把鞋子固定在脚上
我会用肿胀的手玩布鲁斯
我的电视有13个频道可以选
我有电灯
我有第六感觉
我有超强的观察能力
所有这一切,支持我度过孤独的时光
每次给你打电话号码
总是没人在家
我留着Hendrix式强硬的直发
我的身上有针刺的小孔
缎子衬衫上也有灼伤的痕迹
我的手指上有尼古丁的污点
我的镣铐上有一把银制小勺
我有一架钢琴,陪我度过余生
我有一双狂野的眼睛
我渴望能够飞翔
但却不知该飞向何方
哦亲爱的当我拨通电话
依然是没人在家
我有一双Gohills靴子
但我的精神却在消失




2012现场版




M/T使用的版本是由伦敦爱乐乐团改编演奏的,收录在1995年发行的专辑「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lays The Music Of Pink Floyd」中



虽然很不感冒圣母二队的表演,对V小人更是厌恶至极...但对人不对曲,这个音乐选择真是不错,尽管这个管弦乐的版本是绝对不带一点原曲的影子了,但原本充满indie味的吟唱变成了气势恢弘的弦乐合奏倒也不突兀,听起来颇顺耳~现在这个试听,根据使用情况大概剪了一下:)

放个原曲下载↓↓

Pink Floyd_Nobody Home.mp3

http://www.rayfile.com/files/6e1f5fe1-a290-11dd-9950-0014221b798a/

伦敦爱乐版本的"Nobody Home"+"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打包下载↓↓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lays The Music Of Pink Floyd.rar (20.36MB)

http://www.rayfile.com/files/14adb20f-a290-11dd-85e7-0014221b798a/

http://www.namipan.com/d/cf6611de1b2366b07785be9dcc6acf4e4ded57a176ba4501

评分

参与人数 3体力 +20 人气 +3 收起 理由
joycehsu + 5 + 1 感谢发布音乐
wonderishere + 5 + 1 油菜!~
草珊瑚 + 10 + 1 ^_^

查看全部评分

wonderishere 发表于 2008-10-25 2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种把摇滚改成古典音乐,再由管弦乐团走出来的感觉
红苹果 发表于 2008-10-25 2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音乐实在太好听了,我超级喜欢
wqqenya 发表于 2008-10-29 09: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一段用的好像是某种中亚乐器,听起来很雅致

点评

这种可能是一种叫“胡西塔尔”的弓弦乐器演奏的  发表于 2013-7-20 01:04
P.t2004 发表于 2008-12-20 2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M/T的这段音乐剪辑的还是比较流畅的~

Music Nobody Home by Pink Floyd performed by London Symphonic Orchestra

Choreographers Alexander Matveev

dsymbyd 发表于 2008-12-20 2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这首曲子
总决赛是第一次看他们俩的表演,很喜欢他们的sp,当时还很看好他们,没想到自由滑滑成了那样  哎!


关于电影 The Wall (迷墙)
这部于1979年创作完成的音乐作品,于1982年由阿伦·派克执导以音乐电影的形式把它搬上了银幕,以飨乐迷。电影的名称与音乐专辑一样,就叫《the wall》,中文翻译为《迷墙》。电影是由阿伦·派克与罗杰沃特斯共同创作完成的,因此可以说是对音乐专辑内容的一个影像扩充,其中既掺杂着导演对音乐《the wall》的理解与再次创作,又充满了音乐专辑无法表述的更为直观的深刻思想。所以,要想真正理解《the wall》,电影与音乐缺一不可。我将尝试着以电影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分别就其中主要阐述的几个主题进行赏析。


家庭教育的人性灾难
《the wall》中大部分篇幅都用来描绘家庭教育,这一点不论是从《Nobody Home》、《The Thin Ice》、《Mother》等歌曲的歌词,还是电影中的孩童时期的Pink Floyd的孤独童年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足有理由使我们相信,家庭因素为主人翁最终的人格灾难埋下的主要伏笔。

由于从生下来就失去了父亲,Pink Floyd的童年始终生活在一个缺少父爱的环境里,这就自然少不了在成长的途中对父亲的幻想。我们都知道,人既需要母爱也需要父爱,越缺什么我们内心就会越向往什么。根据这样的逻辑,Pink Floyd由于自幼缺少父爱,当他见到别的同龄人享有父爱的时候他便会向往,于是发生了影片游乐场里的一幕。在游乐场中,Pink Floyd把别人的父亲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并且天真的认为别的孩子的父亲也会像对他们的孩子那样对他,但最终残酷的现实告诉了他别人的父爱终究不会惠及他。游乐场的经历开启了Pink Floyd的父爱需求,于是他回到家中便开始四处寻找能够证明父亲存在的物品。他来到了母亲的梳妆台前,对着镜子把翻出来的父亲生前的军帽戴在头上,望着镜中的充满了稚气的自己并想象着父亲带着它时的神态。在梳妆台的柜子中,Floyd还找到了父亲生前用的枪和**,并且偷偷的带走了一颗。这个**是用来引出下一个场景的,不过这是后话。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影片既是在以第三人称视角来讲述Pink Floyd的童年经历,又穿插着以第一人称视角来阐述的Pink Floyd成年之后的内心世界。

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Pink Floyd,深受母亲过分的溺爱所毒害。作品中的这一部分,沃特斯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作品的立场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溺爱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反而会助长他们内心的孤独。并且,从作品对人性扭曲过程细致而夸张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由溺爱所造成的孤独,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就像是孩子幼小心中挥之不去的阴云,是人格塑造中的一颗定时炸弹。这样的成长背景,为日后的人格异化埋下了伏笔。

在扭曲的家庭教育中成长的孩子总会表现出很多不像孩子的行为,作品里Pink Floyd的性早熟便是一个最好的体现。

在孤独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总是要比别的同龄人早熟,Pink Floyd在过分的溺爱中使得原有的母爱也变质成为孤独。孤独的生长环境中,Pink Floyd心理过分早熟,这种早熟主要表现在性的方面。影片中,导演以偷窥窗外女子更衣、吸烟与成人本位思维(跳舞时会去寻找舞伴)等场景细节来表现这一内容;音乐上,罗杰则是由自己童年的一些经历加上脑海中的想象,通过歌词表达出了过分母爱给自己童年带来的沉重的孤独感。这种沉重的孤独使得一个原本应当健康成长的孩子思想上早熟了,也就是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协调上产生了异化。《Mother》一曲中的吉他和旋衬托出了一种冷清与孤独的氛围,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孤独感充斥着听者的大脑,同时引人深思一个教育中的根本命题——是爱就一定没有害吗?

在Pink Floyd的爱情方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缺乏爱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的贫穷。由于不懂得珍惜自己眼前的爱情,Pink Floyd失去了女友的忠诚。电影在表现Pink Floyd内心情感由爱转变为恨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画面。画面上两支花代表了恋爱中的人,他们相互吸引又希冀侵占对方,渴求相交之愉却又举棋不定。形象地刻画了恋爱时双方的心理状态。两支美丽的鲜花由最初的相互吸引到最后的相互残杀,惟妙惟肖地展现了爱与恨、美与丑的易质条件与零和逻辑,暗示着Pink Floyd对外部世界认识由于受到恋爱失败的刺激正在发生剧变,这种变化的幅度有可能就是黑与白的跨度。当音乐进行到《One of my turns》时,主人翁的内心对爱情的不满于愤怒终于爆发了出来。《One of my turns》的前半段舒缓的旋律背景下,歌词表达了主人翁对于恋爱失败的极端失落,但随着旋律的渐渐变化,主人翁的情绪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由失落转为了愤怒,最终将它们倾泻而出。但这样的爆发,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却使得一段恋情得以告终。而后的紧随的《Don't Leave Me Now》又表达出了主人翁对冲动行为的深深懊悔,不得不使得自己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孤独。这一次的陷入孤独使得主人翁对外界刺激产生了彻底的免疫,一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3) 》表达出了在极端无助的情况下,Pink Floyd心中的定时炸弹终于被引爆:“I don't need no arms around meI don't need no drugs to calm meI have seen the writing on the wallDon't think I need anything at allNo don't think I'll need anything at allAll in all it was all just bricks in the wallAll in all you were just bricks in the wall”,这段歌词充分表达了主人翁与外界决裂的决心。

可以说,恋爱的失败是Pink Floyd后来做出封闭自我决定的导火索。一旦那座名为“界限意识”的迷墙在Pink Floyd的内心筑起,各种对外部世界扭曲理解的观念便会在墙的庇护下滋生,最终充斥着他的内心世界。

当Pink Floyd陷入自我封闭以后,我们可以分别从《Hey You》、《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Nobody Home》的曲目中强烈感受到,主人翁内心深处的迷茫、无助与孤独。尤其是在《Nobody Home》的歌词中,那种迷茫与无助表现得极为深刻:I've got wild, staring eyes.And I got a strong urge to fly.But I got nowhere to fly to… fly to… fly to… fly to.Ooooo Babe,When I pick up the phone,There's still nobody home 。痛苦的心理把他带回到了童年关于父亲的回忆,当《Vera》想起,战争的影子又一次刺激着Pink Floyd的内心,在失恋与童年灰暗岁月的双重刺激中,主人翁苦苦沉湎于低落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在命运的最低谷,主人翁听到了命运的脚步声逐渐清晰:Don't leave the children on their own Bring The Boys Back Home,这里的Boy暗指的就是主人翁自己。影片中的这一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在呼唤“别让他孤立无助,让这个孩子回家”,但我们必须要分清这实际上是表达主人翁内心的一种声音,最佳的理解应是命运的一种启降。很明显,当故事发生到了这里我们已经可以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巨大变迁。

在现实的生活中逐渐麻痹,在迷醉的回忆中逐渐清醒。与其在毒品的麻醉中安然偷生,不如打破过去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Comfortably Numb》一曲既交待了主人翁是如何在毒品中沉沦于“舒适的麻木”的生活,又如何最终决定打破了这种灰暗的生活方式的思想变迁。通过对回忆的重新定义,Pink Floyd开始寻找重生的可能。最终,在法西斯式的歇斯底里中,主人翁抛弃了从前的形象,决定改头换面冲出围墙。《In The Flesh》与《Waiting For The Worms》正是表现的这一部分的心理变化。

生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中,永远只有纠缠不休的回忆,终于,Pink Floyd在各种回忆中感到无比的痛苦,内心挣扎正应验着命运的脚步声,它们在向他呼唤,拆掉围墙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The Trial》以音乐剧的手法,将人物内心的挣扎徘徊刻画的入木三分。电影中的动画场景也为这一部分的塑造增添了不少色彩。主人翁最终发出了“Crazy”的悲叹,说明封闭的自我已经将他折磨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他选择了冲破内心的这堵围墙,救赎自己。


反战精神
在对主人翁成长环境的交待中,不论是电影还是音乐,都充分使用了战争对人性破坏力的视角来反复声明作品对战争与暴力的坚决立场。影片不但刻画了战争使人迷失,丧失理智,扭曲人性的一面,更露骨的揭露了战争与暴力带给人的长期痛苦。同样,这一点在音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the wall》一开头的内容既是对Pink Floyd父亲死因的一个简单交代,同时也是为Pink Floyd日后精神世界的变化所埋下的伏笔。战争导致了Pink Floyd父亲的死亡(其间还穿插了一段学生**的景象),导演运用了战场的清理(《the wall》中的《the thin ice》一曲的播放画面),展现了战争与暴力的破坏力。它们使人疯狂,使人忘乎所以,以至于**战争的发生与法西斯的诞生。在父爱的渴求与战争的恐惧交织的复杂情绪中,Pink Floyd的慢慢长大成人。这种扭曲的成长心理状态正如《the thin ice》的后半段的旋律急转后的歌词所描绘的那样,心理的状态犹如滑冰者行走在薄冰之上,随时会因为稍微的外部刺激而全盘崩溃。由后面的场景,我们得知,《the thin ice》所暗示的全盘崩溃指的是pink内心对于外界的全盘封锁,即是《goodbye cruel world》一曲所要表达“宣告世我分离”的意思,也即是该专辑的高潮部分——主人翁心理防线的高筑,即是迷墙本身。

迷墙的后半部分的反战思想主要体现在《Vera 》一曲的歌词里。《Vera》代表Vera Lynn,一名二战时期的著名歌星。歌词中提到的“we would meet again”暗指的是二战时期Vera Lynn被人广为传唱的歌曲《 We'll Meet Again》。此处作品是援引二战时期人们传唱Vera Lynn的歌曲《We'll Meet Again》时的心情来表达作者对于战争的情感。

反法西斯、反极端民族主义、反军国主义和反人种歧视是各种反战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在这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摇滚巨作里同样也少不了它们的影子。而这种情节在影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In The Flesh》与《Waiting For The Worms》虽然表现的是主人翁内心的情感变化,却运用了纳粹党的角色扮演来生动呈现。不但起到了夸张变迁的剧烈程度的效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再一次申明了作品的反战立场,强化了主题概念。


对教育体制的另类批判
在对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与批判的手法上,罗杰沃特斯与阿伦·派克的配合可为天衣无缝。这一部分,电影真正保持了音乐本身的正统风格,并且还起到了为影片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部电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永远只有极少数的几个经典的镜头,而正是因为电影中讽刺教育体制的“绞肉机”的场景使得该片成功的载入了经典电影的史册。

由于生长在缺乏管教的环境中,影片中的主人翁Pink Floyd在课余时间里便处在“无政府状态”。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他带着几个伙伴,来到了火车隧道旁。他把事先从父亲的盒子中取出的**放置在铁轨上,等待火车到来把它引爆。正是基于课堂与课余的巨大反差,影片很巧妙的用**的引爆将Pink Floyd的课堂与课余场景联系到了一起。就在**爆炸的一瞬,音乐《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响起,场景便由火车隧道切换到了教室课堂。这部分的影片与音乐主要隐射与批判西方的教育制度危机。不论是电影还是音乐,都对当时的西方教育危机现况进行了大胆的夸张与深入人心的披露。当《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达到高潮时,童声合唱“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这里又一次使用了“墙”为喻体,使得讽刺的效果达到了极致,把学生比作教育制度中的砖块,对教育制度提出了的根本质疑。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创作者多次使用“墙”这一喻体的深刻用意。此处还有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画面,那便是学生排队走向绞肉机。特别是在学生的装扮与肢体语言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导演的一番心血。在所有学生的脸上,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情,而是被统一的面具取代,这暗示着当时教育反人性的一面;其次,麻木、僵化而统一的肢体语言让人感受到超越行为本身的禁锢感,这种源于画面的拘谨感让人有种窒息的心理体验,使得观众对当时教育的僵化死板进行深刻的反思。随后,学生们在曲调转向过度的阶段时,纷纷摘去了头上的面具,砸破并烧毁了课桌,直到冲破了教育制度这堵限制学生自由的围墙。

为什么说这样的手法很另类?因为它直观的呈现了一种抽象的制度危害性,这是普通艺术作品所难以企及的手法高度。作品能够运用这样的手法来表现影片主题,足见导演与音乐作者本身的超人的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

其实要说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丰富性。它就像是一面人性的镜子,从里面我们既可以看到社会的一面,又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源于这种丰富性,我们无法断言我们已经把它的内容挖掘殆尽,而是要期待后来之人对作品内涵的重新解读。

电影 The Wall 欣赏
鱼类 发表于 2013-7-20 0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男单Shawn Sawyer在2008-2009赛季的SP音乐"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也出自《the wall》专辑,巧合的是他使用的也是伦敦爱乐乐团改编演奏的版本(1995年「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lays The Music Of Pink Floyd」)。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伦敦爱乐乐团改编版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